王军老师排《卓玛》
《卓玛》是一首委婉抒情、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合唱歌曲,无论歌词和旋律都能够让人为之动情:“你有一个花的名字,美丽姑娘卓玛拉,你像一只自由小鸟,歌唱在那草原上,你把歌声献给雪山,养育你的雪山,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养育你的草原……。”然而,在王军老师手下的《卓玛》,远不仅仅是歌词的解释,旋律的诠释,情绪的张扬……。我甚至认为,那是指挥的灵魂在振翅,那种神韵,那份气息,让我仿佛看到了雄鹰翅膀的闪动,呼吸到了草原生态的气息,并且,那气息也吹动着我的翅膀动了起来。是的,在他的手下,我看到高原、雪山、蓝天、飞膺……;在他的气息中里,我吮吸到了青稞酒、酥油茶;在他的眉宇间我触摸到了布达拉宫、人皮鼓……。在他“手”下唱《卓玛》,简直就是在吟诗、在赏画,在与作品进行灵魂的对白。于是,草原的美景、雪山的气息濡染了我的灵魂,与我心灵里的渴求交感、共鸣——我的情感与思绪一直在随着音乐驰骋,歌声不断流动,我的心不断颤动。啊!《卓玛》,你在王军老师的手下,美妙得让人如此震撼,如此动情!
聆听《孟姜女》
在首届国际合唱节中,一团演唱的主打曲目《孟姜女》感动了所有聆听的人。
我可以毫不忌讳地说,当时《孟姜女》的合唱音响并不是最完美,音色也不及一些其他的合唱团(杭州师范合唱团等),我和廖老师以及省直机关合唱团的一些资深的团员甚至有着一种共识——声音有些发“闷”,音色缺乏一定的“光泽度”,当然,这绝对是因为“材质”的问题,某些地方音量的张力也略显不足……。然而,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孟姜女》对人们心灵产生的震撼。由于王军老师那完美无暇的指挥技巧,由于王军老师那对作品深入透彻的解释,透过王军老师在指挥中的全然投入,使《孟姜女》具有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是王军老师把听众带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审美领域——扣人心弦,达到心灵与合唱的情感共鸣,这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福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境界。
记得在合唱研讨会专家的点评中(我因为上课没能前往聆听),最具发言权的王秀峰老师也谈及了这个观点——爱乐的声音条件在整个合唱比赛中只能处于中等水平,是王军老师的精彩指挥以及对作品的巧妙处理,才使爱乐一团的演唱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美妙境界。
“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我很欣慰的是自己对合唱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第 1 2 3 4 5 6 页